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

古早打工族

四、五零年代,台灣經濟尚未起飛,多數家庭生活清貧,軍人微薄的薪水更甭說了,根本不敷生活開銷。從大陸撤退時,少數攜帶一些黃金首飾來台的軍眷,還能依靠變賣金飾免強支撐;多數身無分文的軍眷,除省吃儉用外,只能絞盡腦汁搞點外快,當年還沒有「打工」這個名詞,但村中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做過代工,我們都是打工仔的開山祖師!
記憶中,村子裡最早的代工是「打草繩」,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編草繩。當年村口有家草繩工廠,工廠內有幾個簡陋的製繩機器,每天一早,眷村媽媽們就會群聚工廠門口,等待打工,假日則連小朋友都加入行列。編織草繩十分簡單,只要將一小把稻草送進機器漏斗型的開口,等稻草快被機器捲完時,再塞稻草接上,簡單的機器就會將稻草搓揉成草繩,由於操作簡單,打草繩的工資低到不行,歷經四十多年,早已忘記當年打一捆草繩的工錢究竟有多少了。
打草繩之後,編籮筐蓋成為村中的主要副業,編製籮筐蓋的工具是一支寬約一公分、長約三十公分、前端尖、尾端有橢圓小孔的鐵編針。作法完全得靠手工,首先將編針尾端穿藺草繩,而後將乾燥的竹葉一片接一片縫上,每個籮筐蓋大約要用五、六片竹葉。為了多賺點錢,手指結繭是家常便飯,如果不小心,少不了被鐵編針刺傷,挨皮肉痛。奇怪的是,當年受傷,嚴重的擦點紫藥水;輕點的根本不管,也不曾聽過有人破傷風。
從五零到六零年代,村中陸續有貼火柴盒、切蕎豆…等代工,最後的代工則是包地瓜糖,那時我已讀高中了,雖然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,但依然得利用時間幫忙貼補家用。包地瓜糖是村中老少最喜歡的代工,不知是地瓜糖的老闆好心,還是擔心我們邊吃邊包,每次送貨,都會免費增加一、二公斤的地瓜糖,讓我們大快朵頤。
老闆要求大家包地瓜糖時,一定要保持乾淨,但為了趕工賺錢,村中多數人家都是全家總動員,天熱時,頂著高溫工作,當然大汗淋漓,多數大人以袖子擦汗,有些小孩則直接以手擦汗後繼續工作。更嚴重的是,有人感冒、瀉肚子…仍賣命工作…,這就是時隔四十多年,我堅持不吃地瓜糖的原因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