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

再也聽不到您的叮嚀--祭母文

今天是母親的冥辰,韋帕颱風的淒風苦雨中,對母親的思念倍增!
祭母親文
慈母手中線,遊子身上衣,臨行密密縫,
意恐遲遲歸,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
儘管兄弟姊妹都已長大成人,但在媽媽的心中,我們永遠是小孩,年輕的時候,不論我們到外地讀書、工作,每次離家時,媽媽怕我們路上餓著,總是會在出發前,就開始忙著滷茶葉蛋、做大餅,好讓我們帶在路上吃,臨行前還再三叮嚀:到了,打個電話回家;天冷了,要記得穿衣服…,即使到了今天,我們大都已為人父母,會照顧自己了,媽還是不放心,每個孩子出門前,都不忘叮嚀再三:慢慢開,路上累了就去休息站休息……。
媽非常喜歡烹飪,做菜、做點心樣樣都是她的最愛,平常就喜歡看烹飪節目學些新菜色,有時在外吃到不錯的菜餚,回家後也會如法炮製。記得小時候過生日,媽總是會一大早煮兩顆蛋給過生日的人吃,後來開始流行生日蛋糕時,她就開始嘗試自己做蛋糕,但由於是土法煉鋼,媽媽的「運氣蛋糕」有時失敗有時成功,有一回大家都已經睡了,媽媽還在為蛋糕奮鬥,還記得那是一個沒有發起來的「雙層蛋糕」,但濃濃的蛋香、QQ的口感,獨特的滋味至今仍留在我們記憶中。
媽生了八個小孩,但每個小孩喜歡吃甚麼,她都記得清清楚楚—大哥喜歡大餅;大姊喜歡糖醋排骨、蛋餃;我喜歡吃白菜水餃、香腸;大妹喜歡酒釀蛋、綠豆涼粉;大弟愛吃油餅、二妹愛吃醬豆、小弟愛吃雞爪凍、小妹喜歡手橄麵…每次只要我們回家,餐桌上一定有媽媽的愛心菜。我們相信媽到西方極樂世界了,從此自由自在,但今後,我們再也吃不到媽媽親手滷的茶葉蛋、親手做的甜年糕、麻花、大餅、粽子、香腸、糖醋排骨、水餃、醬豆、油餅、包子…,再也看不到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身影,再也聽不到媽媽的聲聲叮嚀了。
小時候媽常帶我們上街買菜,我們也都搶著當「小跟班」,因為媽買完菜以後,都會帶我們去吃東西或者買我們愛吃的零食,這個習慣到了帶孫子還是一樣,無論內孫還是外孫,媽都一樣疼,每次出門,回來總是大包小包幫孫子、孫女買的玩具、零食。
爸爸是軍人,我們小時候,只有假日時爸爸才會回家,我們八個孩子,直到爸爸退伍前,都是媽媽一手帶大,箇中辛苦,外人絕難以知道。軍人薪水微薄,每逢孩子註冊,媽媽的首飾就會少一些、白髮就會多一點,子女一個個長大了,媽媽的擔心卻始終沒減少,即使生病開刀後,媽媽身體情況變差,她還是放心不下八個兒孫—大哥會不會酒喝多了、大姊的孩子可不可以順利通過甄試、大弟生意怎麼樣、小妹何時出嫁、雙胞胎的大寶、小寶乖不乖、孫女維屏、外孫女愷玲、雯雯的考試成績…媽!縱使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」,我們知道您在西方極樂世界,一定會保佑我們全家和樂安康。
我和二妹小時候身體不好,當年眷村沒有醫務所,生病時得走路半個小時才能到小診所看病,媽媽背著我或二妹,在風雨夜走路到診所看病的情景,叫我和二妹怎麼忘得了?
媽媽生性大方而且心腸仁慈,是標準的刀子口豆腐心,只要見鄰居朋友有難,馬上就會幫忙,也常常扮演鄰居間居中調解糾紛的角色,借錢給別人,即使錢財有去無回也不在意,爸爸說:以前你媽看別人沒錢買菜,也不管自己的錢夠不夠,就把錢給別人。她自己卻一直不喜歡麻煩別人,個性非常堅強獨立,她也自小教導我們不能佔人便宜,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。
媽媽雖然只念過幾年私塾,識字不多,但教育子女卻自有一套方法,她從不逼迫我們讀書,卻時常告誡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,八個子女也沒讓她失望,媽!您放心地到西方極樂世界吧!
能成為媽媽的兒女,是我們此生最大的福分,雖然我們陪伴媽媽的時間各有不同,但媽媽對我們的愛,卻沒有厚薄,媽深愛我們每一個人,我們每一個人,也都深愛著媽媽。
九月八日早上,在爸爸及八個兒女的陪伴下,媽媽面色安祥的莊嚴往生,我們心中當然萬般不捨,但我們相信媽媽還是在我們身邊,我們的心也永遠與媽媽在一起。
媽媽生前無意間種下的福田,往生當天感應了八個助念團自動接續而來,與我們一同為媽媽助念,晚上十一時左右,媽媽在兒孫助念聲中,身現人參香,且嘴角微微上揚,由佛菩薩接引至西方極樂淨土。往生二十四小時後,我們為媽媽沐浴更衣時,她全身依然柔軟乾淨一如生前。
我們的媽媽,吳虹秀女士,民國十六年八月八日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吳進士第,祖父為清朝進士,父親經商,家境富裕,二十歲時,嫁給爸爸,牽手走過五十六年歲月,共同經歷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民國九十年九月八日早上九點,媽媽圓滿走完人生的旅程,享年七十六歲。
生前,我們將愛藏在心裡沒說出口,現在,我們要說:媽媽,我愛您。
最後,獻上一首歌紀念我們的媽媽--母親像月亮一樣,照亮我家門窗,聖潔多慈祥,發出愛的光芒,不怕烏雲阻擋,不怕狂風巨浪,賜給我溫暖,鼓勵我長大,母親,啊,我愛你,我愛你,真偉大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