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麗?哀愁?—長頸族的省思
從纏小腳、穿鼻環、鯨面…到隆乳、拉皮、小針美容…無論中世紀的中國、亞馬遜森林的原住民、巴黎時尚社交圈…自古至今,不知道是受到「女為悅己者容」的觀念作祟;還是另有原因,千百年來,多少女性不顧一切追求流行美?「吹縐一池春水,干卿底事?」,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長頸族,我們何必大驚小怪!
長頸族是泰國北部與緬甸交界的少數民族—卡倫族(Karen)【另有一說為卡揚族(Kayan)】,目前主要聚集在距離清邁260公里的湄宏頌鎮(Mae Hong Sung)。 湄宏頌在泰語意為「薄霧籠罩的小城」,這個海拔3000公尺、人口不到三萬人的山區小鎮,由於入夜後天涼似水,有人賦予她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--夜風頌。1965年湄宏頌與清邁間公路完工前,小鎮「長在深山無人識」,長頸族居住的地方--乃梭村,更是鮮有人知。
卡倫族一向居住在深山叢林裏,以耕種、捕獵維生,一九九零年代,為躲避緬甸內戰,尋求安定和美好的樂土,一群來自緬甸克倫邦的長頸族,翻山越嶺到泰北開山闢土、安家落戶,將湄宏頌營造成第二故鄉。
相傳卡倫族女性的長頸習俗已有數百年歷史,長頸的源起有種傳說,卡倫部落的祖先圖騰是龍,女性族人在脖子上戴項圈,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金光閃閃的龍。另有一說,女人脖子上套上這麼多項圈,是為防止脖子被山中經常出沒的老虎噬咬。還有說法認為女性戴項圈是為炫耀家庭財富。由於部落沒有文字歷史留傳,至今長頸習俗的真正起源及原因眾說紛紜。 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長頸風情,只有造訪距離湄宏頌約30公里的乃梭村,由於乃梭村對外交通不便,多數造訪的是專家學者及背包族。泰國政府為賺取外匯,特在海拔約1000公尺的清萊省亞帕村(Yapa),設置民族文化村,幾間茅草屋環繞的村落,居住有來自中國、緬甸、寮國等地移民過來的長頸族、阿卡族(Akar)、拉扈族(Lahu)、大耳族(Kayar)約兩百人。這些少數民族就像供觀光客參觀的展覽品,盡管居處簡陋、每天需要機械式的表演、回答觀光客雷同的詢問…但因每年有數十萬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慕名前來,除好奇地一睹長脖習俗,不少遊客也會購買一些卡倫族手工藝品(其實都是Made in China),長頸族除分享門票收入,還可賺一筆外快。位於村莊入口的拉扈族、大耳族,由於名氣不如長頸族響亮,當然收入就少多了。 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審美觀,泰北的長頸女認為她們的「長頸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。進入亞帕村,觸目所及,無論老齡婦女、妙齡少女,甚至稚齡女童都戴有數目不一的銅頸圈。一般情況,長頸族女孩從五歲起開始戴銅頸圈及銅腳環,此後逐年加圈,頸圈最多可到十七、八個,重量高達幾公斤。這些銅圈戴上後便永遠不取下,連洗澡及睡覺時也戴著,死而後已。奇怪的是,銅頸圈好像沒有給長頸女帶來任何不便。
受到銅頸圈的長期壓迫,鎖骨和肩骨下陷,長頸女的頸部看起來較一般人長了許多,顎部則向外突出。實際上,長頸女的頸部長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,但因鎖骨和肩骨下陷,頸部肌肉變得十分脆弱。醫學專家表示,如果再將項圈取下,長頸女的脖子會很脆弱,無法支撐腦袋,頭部有斷裂的危險。
Discover頻道有個節目主持人到西伯利亞,對當地民眾至今仍懷念蘇聯時期的生活頗感不解,一再向居民強調民主自由的重要,當地民眾以「沒有食物連活下去都成問題,民主自由有什麼用?」回答,令主持人無言以對。常有一些自認文明的人,喜歡以先知、救世主、世界警察…的姿態,將自己的生活方式、政治理念等,強加在別人身上。看看長頸族的生活,捫心自問,我們何來權力干涉別人的生活?!(96.11.20)
從纏小腳、穿鼻環、鯨面…到隆乳、拉皮、小針美容…無論中世紀的中國、亞馬遜森林的原住民、巴黎時尚社交圈…自古至今,不知道是受到「女為悅己者容」的觀念作祟;還是另有原因,千百年來,多少女性不顧一切追求流行美?「吹縐一池春水,干卿底事?」,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長頸族,我們何必大驚小怪!
長頸族是泰國北部與緬甸交界的少數民族—卡倫族(Karen)【另有一說為卡揚族(Kayan)】,目前主要聚集在距離清邁260公里的湄宏頌鎮(Mae Hong Sung)。 湄宏頌在泰語意為「薄霧籠罩的小城」,這個海拔3000公尺、人口不到三萬人的山區小鎮,由於入夜後天涼似水,有人賦予她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--夜風頌。1965年湄宏頌與清邁間公路完工前,小鎮「長在深山無人識」,長頸族居住的地方--乃梭村,更是鮮有人知。
卡倫族一向居住在深山叢林裏,以耕種、捕獵維生,一九九零年代,為躲避緬甸內戰,尋求安定和美好的樂土,一群來自緬甸克倫邦的長頸族,翻山越嶺到泰北開山闢土、安家落戶,將湄宏頌營造成第二故鄉。
相傳卡倫族女性的長頸習俗已有數百年歷史,長頸的源起有種傳說,卡倫部落的祖先圖騰是龍,女性族人在脖子上戴項圈,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金光閃閃的龍。另有一說,女人脖子上套上這麼多項圈,是為防止脖子被山中經常出沒的老虎噬咬。還有說法認為女性戴項圈是為炫耀家庭財富。由於部落沒有文字歷史留傳,至今長頸習俗的真正起源及原因眾說紛紜。 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長頸風情,只有造訪距離湄宏頌約30公里的乃梭村,由於乃梭村對外交通不便,多數造訪的是專家學者及背包族。泰國政府為賺取外匯,特在海拔約1000公尺的清萊省亞帕村(Yapa),設置民族文化村,幾間茅草屋環繞的村落,居住有來自中國、緬甸、寮國等地移民過來的長頸族、阿卡族(Akar)、拉扈族(Lahu)、大耳族(Kayar)約兩百人。這些少數民族就像供觀光客參觀的展覽品,盡管居處簡陋、每天需要機械式的表演、回答觀光客雷同的詢問…但因每年有數十萬世界各地的觀光客慕名前來,除好奇地一睹長脖習俗,不少遊客也會購買一些卡倫族手工藝品(其實都是Made in China),長頸族除分享門票收入,還可賺一筆外快。位於村莊入口的拉扈族、大耳族,由於名氣不如長頸族響亮,當然收入就少多了。 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審美觀,泰北的長頸女認為她們的「長頸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。進入亞帕村,觸目所及,無論老齡婦女、妙齡少女,甚至稚齡女童都戴有數目不一的銅頸圈。一般情況,長頸族女孩從五歲起開始戴銅頸圈及銅腳環,此後逐年加圈,頸圈最多可到十七、八個,重量高達幾公斤。這些銅圈戴上後便永遠不取下,連洗澡及睡覺時也戴著,死而後已。奇怪的是,銅頸圈好像沒有給長頸女帶來任何不便。
受到銅頸圈的長期壓迫,鎖骨和肩骨下陷,長頸女的頸部看起來較一般人長了許多,顎部則向外突出。實際上,長頸女的頸部長度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兩樣,但因鎖骨和肩骨下陷,頸部肌肉變得十分脆弱。醫學專家表示,如果再將項圈取下,長頸女的脖子會很脆弱,無法支撐腦袋,頭部有斷裂的危險。
Discover頻道有個節目主持人到西伯利亞,對當地民眾至今仍懷念蘇聯時期的生活頗感不解,一再向居民強調民主自由的重要,當地民眾以「沒有食物連活下去都成問題,民主自由有什麼用?」回答,令主持人無言以對。常有一些自認文明的人,喜歡以先知、救世主、世界警察…的姿態,將自己的生活方式、政治理念等,強加在別人身上。看看長頸族的生活,捫心自問,我們何來權力干涉別人的生活?!(96.11.20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